【论文标题】Flexible 3D Cage-based Deformation via Green Coordinates on Bézier Patches
【作者】肖冬,陈仁杰*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期,中国科大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有12篇论文被图形学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 2025录用,其中6篇论文被Journal Track录用,将发表在该领域唯一的一区TOP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上(2025年第4期),另6篇论文被Conference Track录用。所有论文将于2025年8月10日-1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Siggraph 2025会议上进行宣读。
【论文标题】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mpatible Thermal Microstructures 【作者】陈天捷,翟晓雅,刘利刚,傅孝明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标题】Constructing boundary-identical microstructures via guided diffusion for fast multiscale topology optimization
【作者】冯靖轩1,王莉莉1,翟晓雅1,陈凯2,吴文明3,刘利刚1,傅孝明1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2,合肥工业大学3
机械超材料是人工设计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其特性主要来自结构的材料分布而非化学成分。通过设计的超材料可具有高刚度、高强度和轻量化等特点。超材料序列可以通过连续的材料单元设计,保持单元间的连接性,使得整体材料具备可调的性能,如可实现刚度和泊松比的梯度变化。各向同性机械超材料即该超材料的机械性能(如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在所有方向都是均匀的,它能提供一致的同部刚度,是多尺度结构设计的基础。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索各向同性高刚度超材料序列,但仍然有诸多不足。早期三维超材料的桁架式结构刚度不足,而闭孔结构的板晶格超材料在中等密度下未达理论极限,拓扑优化等方法虽有应用,但缺乏对广泛密度内最优结构的探索。
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的国际会议 Shape Modeling International (SMI 2024) 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GCL 实验室的卢俞锟同学(指导老师为刘利刚老师)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宋鹏老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雨航、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的Hang Siang Wong与Yingjuan Mok一起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Computational design of custom-fit PAP masks》荣获大会唯一的Best Paper Award (最佳论文奖)(图1)。
该奖项信息发布在SMI 2024特别专栏 [https://doi.org/10.1016/j.cag.2024.104047]及Shape Modeling International网站上[https://smiconf.github.io/SMI/]。
祝贺所有获奖单位及作者!
【论文标题】City-on-Web: Real-time Neural Rendering of Large-scale Scenes on the Web
【作者】宋凯文1,曾潇怡1,任晨曲2,张举勇1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华东师范大学2
【论文主页与实时渲染界面】 https://ustc3dv.github.io/City-on-Web/
【论文标题】Exact and Efficient Intersection Resolution for Mesh Arrangements
【作者】郭佳鹏,傅孝明
【论文标题】Stochastic Normal Orientation for Point Clouds
【作者】黄国晋,方清,张正,刘利刚,傅孝明
【论文标题】Portrait Video Editing Empowered by Multimodal Generative Priors
【作者】高玄,肖海尧,钟承来,胡诗敏,郭玉东,张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