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GCL实验室承办了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GDC)协办的“三维生成与空间智能” 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9位知名的学术界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三维生成与空间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会议设有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环节,聚焦三维生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涵盖了可控2D\3D生成式模型、灵巧手与物体交互、艺术图像生成和可信世界引擎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三维生成技术在学术界、工业界和艺术界的突破性成果、研究重点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25年7月14日至18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小科豆成长营”,本次成长营面向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旨在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增进“小科豆”对科大、对父母工作的了解与熟悉,培养“小科豆”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作为成长营日程的一部分,数学科学学院于7月16日下午在东校区第五教学楼举办了一场科学探索活动。本次科学探索活动包含六场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科普基地”(中国数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傅孝明老师以及孙天阳、韩嘉程、杜伟、邢思媛、程元元五名研究生主讲。讲座期间穿插了动手实践活动和趣味答题活动。
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成功举行。课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承办,由合作企业拓竹科技、泊楚电子、培风图南提供赞助。本次课程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GDC)举办的《几何建模与图形计算》前沿讲习班同时同地举办,由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们共同授课。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第四天,上午由中国科大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的张举勇老师主持进行,下午由GCL实验室的陈仁杰老师主持进行。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科研道路的发展路径,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科研潜能,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晚19:00–20:30,在结束了白天的《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特别举行了专题活动“研途启明之夜:卓越学术大咖面对面—探秘科研之道,助力科研之旅”。
本次活动邀请了六位来自国内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北京大学陈文拯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段岳圻助理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孝明副教授、深圳大学胡瑞珍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彭思达研究员,以及南京大学姚遥准聘副教授。嘉宾们围绕计算机图形学、三维视觉、几何建模等方向,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了科研路径、选题思考与学术成长的心得体会。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交流,就科研规划、学术发展等话题与嘉宾展开深入互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规划职业蓝图,深入理解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融合之道,2025年7月8日星期二晚19:00-20:30,在结束了白天的《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后,安排了一场特别活动“职途探航之夜:企学技术专家面对面–解读图学密码,指引职业方向”。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五位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均有卓越成就的嘉宾,分别是拓竹科技的龚明博士、柏楚电子的匡治安博士、 培风图南的刘亚雄博士、上海科技大学的许岚教授以及山东大学的朱君秋研究员。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利刚教授主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不断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