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题】Imaginarium: Vision-guided High-Quality 3D Scene Layout Generation
【作者】朱晓明1,黄旭2,谢庆红冰1,邓治2,余骏晟2,关一锐2,刘中远2,朱琳2,赵齐军2,刘利刚3,曾龙1
【单位】清华大学1,腾讯游戏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
【论文标题】Closed-form Cauchy Coordinat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2D High-order Cages
【作者】柳士博,刘利刚,傅孝明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标题】WATER: Watertight Tessellation for Real-Time Pixel-Accurate Rendering of Large-Scale Surfaces
【作者】曾亚军1,陆扬2,陈聪1,刘利刚* 1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设云科技2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数学往往是严谨的公式、抽象的理论,
艺术则是感性的表达与天马行空的想象,二者似乎泾渭分明。
然而,在中国科大,
有一支科普团队正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打破这一认知壁垒,让数学与艺术相映成趣。
近期,GCL实验室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共有5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Siggraph Asia 2025录用,其中3篇发表于该领域唯一的一区TOP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2025年第6期)。所有录用论文将于12月在中国香港举办的Siggraph Asia 2025会议上进行宣读。
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我国将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GCL实验室)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本年度科普月活动。2025年9月25日,实验室傅孝明老师和方清老师赴北京四中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受到师生热烈欢迎。此次活动是GCL实验室履行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