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星期一)下午14:30-17: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GCL学术报告活动在东区数学科学学院新楼310教室举行。来自阿联酋人工智能大学(MBZUAI)的闫令琪副教授进行了题为“Rendering-friendly Representations for Appearance Synthesis and Large-scale Scenes”的报告。来自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张彪博士后进行了题为“How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in 3D Impacts Generative Models”的报告。本次报告活动由GCL实验室主任刘利刚教授主持。
2025年7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GCL实验室承办了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GDC)协办的“三维生成与空间智能” 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9位知名的学术界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三维生成与空间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会议设有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环节,聚焦三维生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涵盖了可控2D\3D生成式模型、灵巧手与物体交互、艺术图像生成和可信世界引擎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三维生成技术在学术界、工业界和艺术界的突破性成果、研究重点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成功举行。课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承办,由合作企业拓竹科技、泊楚电子、培风图南提供赞助。本次课程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GDC)举办的《几何建模与图形计算》前沿讲习班同时同地举办,由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们共同授课。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第五天,上午由深圳大学的胡瑞珍老师主持进行,下午由GCL实验室的刘雨萌老师主持进行。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第四天,上午由中国科大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的张举勇老师主持进行,下午由GCL实验室的陈仁杰老师主持进行。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第三天,课程安排是《三维表征与重建》专题,上午由浙江大学的彭思达老师主持进行,下午由崔兆鹏老师主持进行。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第二天,上午由中国科大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的陈雪锦老师主持进行,下午由GCL实验室的刘利刚老师主持进行。
2025年7月7日星期一,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暑期课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拉开了帷幕。课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承办,由拓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柏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培风图南半导体有限公司赞助。本次课程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GDC)举办的《几何建模与图形计算》前沿讲习班同时同地举办,由GCL实验室刘利刚老师和翟晓雅老师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们共同授课。
2025年7月6日,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中国图学学会微观几何设计与制造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和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GDC)承办的“智能结构设计”研讨会在中国科大成功举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12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结构优化与AI生成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会议设有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环节,聚焦拓扑优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涵盖拓扑优化算法、多功能/多物理场超材料设计、AI生成式结构设计、以及增材制造工艺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与实际应用路径。
2025年6月16日(星期一)下午14:30-16:00,GCL实验室学术报告活动在东区数学科学学院新楼308教室举行。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陈滨助理教授受邀作题为“Advancing Display Realism: Data-driven signal reconstruction, innovations in hardware, and perception-based optimization”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实验室主任刘利刚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