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L学术活动:参加CAD/Graphics 2025、CAD/CG 2025、GDC 2025学术会议
会议简介
2025年8月19日-23日,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的第17届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CSIAM GDC 2025)、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20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国际会议(CAD/Graphics 2025)及第28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CCF CAD/CG 2025)在烟台同期同地举办。本次会议由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GDC)、CCF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CAD/CG)、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共同承办,逾1000名国内外众多几何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产业同仁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前沿成果及发展趋势。
会议期间,大会举行了特邀报告、企业特邀报告、战略论坛、专题论坛、论文报告会和多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以及数百位专家学者的学术分享、产业前沿技术论坛、优秀学生面对面等多项活动。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交流,分享学术成果、探讨产业前沿技术及合作。
GCL参会概况
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GCL实验室)一百余位老师与同学参加了本次盛会。其中,傅孝明老师主持了 CAD/Graphics会议“Session 2: Geometry Processing I”以及GDC会议“数字几何处理的范式跃迁:传统方法的坚守与数据智能的颠覆”专题技术论坛;翟晓雅老师主持了 “微几何结构设计优化及其前沿应用”专题技术论坛;郭玉东老师在"三维数字人的智能重建与生成"专题技术论坛上做了报告; 方清老师在“数字几何处理的范式跃迁:传统方法的坚守与数据智能的颠覆”专题技术论坛上做了报告;实验室张政、王超群、戚骏言、刘浩晨、殷博伟、柳士博和郭佳鹏同学在CAD/Graphics会议中进行了论文报告;陈天捷和李常颢同学做了领域顶会顶刊论文报告。
CAD/Graphics论文汇报
在本届 CAD/Graphics 期间,傅孝明老师主持了 Paper Session 2: Geometry Processing。 在系列论文报告中,GCL 实验室同学们登台展示最新进展:张政同学进行了题为“Carving Shapes with Ruled Surfaces for Rough Machining”的精彩报告;王超群报告了“Adaptive Deformable Token Aggregation for Robust Visual Place Recognition”相关论文;戚骏言报告了最新论文“DragMV: Interactive Drag-Style Manipulation on Multi-View Images”;刘浩晨报告了“Computational Multi-Layered Wood Carving Art”相关论文;殷博伟同学报告了“CycleGaussianAvatar: Encoding of Facial Details with the Cycle Consistency Framework”相关论文;柳士博报告了“Polynomial 3D Green Coordinat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Linear Cages”相关论文,郭佳鹏报告了“Grid-Preserving Atlas Refinement”相关论文。上述成果涵盖粗加工规则曲面生成、鲁棒视觉定位、多视图交互编辑、计算木刻艺术、面部细节建模以及几何坐标与图集优化等方向,集中展现了 GCL 实验室在图形与几何计算领域的创新实力。
CAD&CG 专题技术论坛:三维数字人的智能重建与生成
GCL实验室郭玉东老师在“三维数字人的智能重建与生成”专题技术论坛作了题为“情感数字人智能生成技术”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高效建模超写实三维数字人,并赋予其情感表达能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CAD&CG 专题技术论坛:数字几何处理的范式跃迁:传统方法的坚守与数据智能的颠覆
本场论坛由GCL实验室的傅孝明副教授主持,邀请了包括黄劲老师、王鹏帅老师在内的数位相关知名学者,探讨数字几何处理在新兴的数据驱动、深度学习技术浪潮下经历的深刻的范式变革,并就几何表示的范式演进、网格生成的智能跃升、参数化的多维创新等问题进行讨论。实验室的方清特任副研究员也在该论坛上作报告。
CAD&CG 专题技术论坛:微几何结构设计优化及其前沿应用
本场论坛由GCL实验室的翟晓雅特任副研究员主持,邀请了包括肖蜜老师在内的数位相关知名学者,探讨微几何结构设计的最新前沿进展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突破性成果,并就未来高性能、多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创新发展相关的新思路、新路径进行讨论。
CAD&CG 2025 和GDC 2025大会顶会顶刊论文报告
本场论文报告由广东工业大学的孟敏教授主持,包含GCL实验室的陈天捷和李常颢同学在内,共有52位来自各个大学和企业的研究者进行报告。
-
陈天捷同学做了论文“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mpatible Thermal Microstructures”的报告,该论文发表在INT J HEAT MASS TRAN 2025。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热学微结构组合的整体热阻纳入目标函数以保证不同热学微结构相容性的新颖拓扑优化方法。该文通过不同的结果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其中包括十七个硬卡纸制造的实际模型。
-
李常颢同学做了论文“MASH: Masked Anchored SpHerical Distances for 3D Shape Representation and Generation”的报告,该论文发表在SIGGRAPH 2025。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多视角、参数化的三维形状表示MASH,通过从一组分布在物体表面附近的空间锚点出发,利用三角基函数来表示每个锚点的视野范围,并使用球谐函数来表示从该锚点到物体表面的距离函数,来实现任意物体表面的参数化表示。
实验室获奖
GCL实验室的师生还获得了大会颁发的各项奖项。刘利刚教授获得2024年度CCF-CAD&CG服务贡献奖;彭兴辉同学、刘利刚教授的“宽顶堰逆向设计研究”获得CCF CAD/CG最佳论文提名;刘浩晨同学、吴康老师、蔡有城老师、翟晓雅老师、刘利刚老师、傅孝明老师,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李至老师,和RMIT/河海大学的谢亿民院士,以及STEREOWOOD Design工作室的张可天一起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Computational Multi-layered Wood Carving Art》荣获CAD/Graphics大会的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提名奖)。
GCL实验室刘浩晨同学、吴康老师、蔡有城老师、翟晓雅老师、刘利刚老师、傅孝明老师,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李至老师,和RMIT、河海大学的谢亿民院士,以及STEREOWOOD Design工作室的张可天一起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Computational Multi-layered Wood Carving Art》荣获CAD/Graphics大会的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提名奖)
参会总结
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几何设计计算、人工智能等年度学术前沿热点进展、产业前沿技术、交叉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展开特别研讨,促进了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深入合作,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为GCL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们留下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更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励大家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
此外,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下一届GDC 2026大会将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由内蒙古财经大学徐琳琳老师(GCL实验室2013级博士生)承办。在此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GDC 2026!
撰稿人:陈天捷